年轻干部从“高校门”进入“社会门”,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不对等,学习经历与工作能力不匹配,具体表现就是部分高学历的年轻干部存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现象,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部分低学历的年轻干部能力不足、储备不够,无法适应新时代对工作岗位的新要求。因此基层建议:要不断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助推年轻干部积极进取。
一是接通“天线”。在顶层设计上,制定针对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的规范性、可操作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分期分批对年轻干部进行培养轮训,开展深化改革、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不同类别的专题培训,既学习政治理论又注重实战训练,既保证学习时间又丰富学习方式,系统地掌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实战化培训中提高本领。
二是连好“外线”。除了理论培训外,还应多岗位锻炼、多空间体验,给年轻干部提供向党校及高校专家学者、发达地区学习的机会,更大力度地选派基层年轻干部到市直机关或者国企挂职锻炼(副科级及以上干部建议多双向挂职),在走出去学习与积累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开阔视野、弥补短板。
三是深入“一线”。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在实践中加强专业能力、专业素质。加大年轻干部轮岗交流的力度,长期在固定岗位、工作经历相对单一的年轻干部往往激情不足、磨炼不够,应当选派到综合部门和承担重点工作任务的部门学习,到园区建设、乡镇基层等一线急难险重环境中练兵,在实战中强党性、改作风、长才干。
来源:株洲县委组织部 作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