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他们何尝关心到热带的大雨会冲掉毫无掩护的土壤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呢?”
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主义原理就已经指出,急功近利的资本主义在掠夺原始资本时,自然生态系统遭到极大地破坏。100年后的今天,人们的思与行依然绕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探寻发展和生态的和谐之道,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课题。
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我市视察,指出要从抓好生态建设、节能减排上入手,做好湘江流域治理,为株洲绿色发展引航。
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建“两型社会”试验区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成为株洲的幸福底色。
绿色发展既是中央要求,也是民生诉求
从“三高一低”的粗放式发展,到质量与效益并重,发展的境界不断提升。
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向美好,生态在人民心里的分量越来越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
几十年来,株洲传统工业缔造的辉煌让人惊羡,但往昔的辉煌大多是建立在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之上。引以为豪的清水塘老工业区,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却将污染和苦涩留给了自己。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美好,不只是老百姓的期盼,更是执政者的理念。
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这是发展所需,民心所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的发展指南。摈弃传统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贯彻中央要求。
株洲是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道路上先行先试,探索一条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这是株洲必须完成的国家使命。
2017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杜家毫参加株洲代表团审议,强调株洲要在绿色转型方面发挥示范作用,这成为株洲发展的重要遵循。
按照中央、省委要求,顺应发展大势,回应群众期盼,走“产业绿、结构优、效益高、资源节、城乡靓”的绿色发展之路,是株洲的必然选择。
绿色崛起既是战略考量,也是发展引擎
“株洲有壮士断腕的魄力,在经历一场浴火重生。”前不久,全国媒体记者聚焦株洲绿色发展后,不约而同发出如是感叹。
任何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总是伴随着争锋、伴随着阵痛,甚至引来不少误解非议,这无不考量着决策者的担当与智慧。
清水塘老工业区,那么多企业说关就关,几百亿元的GDP上哪去找,财政税少了靠什么来补?牵一发而动全身,株洲的地位受影响怎么办?曾经潇洒地走过来,为何不继续潇洒地走下去?
这是当前与长远的抉择,谋一隅与谋全局的考量,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争锋。
犹豫者、悲观者,总是依靠惯性思维看问题。勇于担当的改革者,则已嗅到机遇的芬芳。
不能错失良机。敢于牺牲眼前利益谋求长远发展,勇于退出旧产能培育新动能,绿色发展才能绘出株洲美好的新蓝图。
大气魄实施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大投入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大手笔打造株洲·中国动力谷,大力度培育新兴产业,为的是生活品质提升、环境改善,为的就是株洲可持续发展,为的就是让人民最终受益。
绿色底色既是颜值打造,也是幸福体现
蓝天不再是奢望, 绿水不再是惆怅。城市不仅有钢筋水泥的强健骨骼,还有莺飞燕舞、四季分明的肤色,更有乡愁依伴、安居乐业的和谐。
腾笼换鸟的方法论,在株洲大地生动实践。
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大刀阔斧,马不停蹄;新兴绿色项目大力引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推进“五大”行动,城市“颜值”进一步提升;实施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勾画幸福新版图……
绿色发展,城乡蝶变。
去年,株洲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72天,优良率达74.5%,居长株潭地区第一。工业企业废水100%达标排放,湘江水质从国家III类标准提升到II类,市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水功能区达标率均达到10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天蓝地绿水清成为常态。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正推动着株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双重变奏。回应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握了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城市软实力和软环境进一步增强,吸引更多人才“凤栖株洲”。
曾经黑乎乎、灰蒙蒙的城市,变得绿油油、水灵灵,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株洲也由一个“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变成了“全国文明城市”,由一个资源要素外流的城市变成了“全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一个老工业城市绿色转型的鲜活样本,正吸引着世界惊羡的目光。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